
桑树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,既可用于养蚕(叶用桑),也可作为果桑(果实可食用)。
一、选种与品种选择
1. 叶用桑:以产叶为主,选择叶大、叶厚、生长快的品种,如湖桑、鲁桑、育71-1等。
2. 果桑:以产果为主,选择果大、甜度高、产量高的品种,如大十、长果桑、白玉王等。
3. 种子选择:选用饱满、无病害的种子或优质扦插苗。

二、育苗技术
1. 种子繁殖(较少用,多用于育种):
春季播种,种子需提前浸泡催芽,播种后覆薄土,保持土壤湿润。
2. 扦插育苗(常用):
选择1年生健壮枝条,剪成15-20cm插条,保留2-3个芽。
扦插前用生根粉处理,插入疏松沙壤土中,保持湿度,约1个月生根。
3. 嫁接育苗:用于改良品种,常用芽接或枝接法。

三、选址与整地
1. 选址:
光照充足、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的地块。
避免低洼积水地,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(pH 6.5-7.5)为佳。
2. 整地:
深翻土壤30-40cm,清除杂草、石块。
施足基肥: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-3000kg,复合肥30-50kg。
起垄或做畦,便于排水。

四、定植技术
1. 定植时间:
南方:秋冬季节(11-12月)或早春(2-3月)。
北方:春季土壤解冻后(3-4月)。
2. 种植密度:
叶用桑:行距1.5-2m,株距0.5-1m,每亩约600-1000株。
果桑:行距3-4m,株距2-3m,每亩约80-120株。
3. 定植方法:
挖穴深宽各40-50cm,放入苗木,根系舒展,覆土压实。
浇透定根水,覆盖稻草或地膜保墒。

五、肥水管理
1. 施肥原则:
叶用桑:以氮肥为主,配合磷钾肥,促进叶片生长。
果桑:注重平衡施肥,花期增施磷钾肥,促进坐果。
2. 施肥时期:
春季发芽前(3月)施催芽肥(尿素或复合肥)。
夏伐后(6月)施壮枝肥(有机肥+复合肥)。
秋季(9月)施基肥,以有机肥为主。
3. 水分管理:
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,雨季注意排水防涝。
干旱季节及时灌溉,尤其是果实膨大期。

六、树形管理
1. 叶用桑修剪:
养成低干或中干树形(主干高度30-50cm),促进分枝,方便采叶。
每年夏伐(6月)后,离地20-30cm剪去枝条,促进新梢萌发。
2. 果桑修剪:
保留主干高60-80cm,培养3-4主枝,形成自然开心形。
冬季剪除病弱枝、过密枝,保留健壮结果母枝。
夏季摘心(新梢长至30cm时),促分枝和花芽分化。

七、病虫害防治
1. 常见病害:
桑褐斑病:用50%多菌灵800倍液喷雾。
桑萎缩病:及时挖除病株,防止扩散。
2. 常见虫害:
桑尺蠖、桑毛虫:用高效氯氰菊酯或苏云金杆菌(BT)防治。
桑天牛:人工捕杀幼虫,或用敌敌畏棉球堵塞虫孔。
3. 预防措施:
冬季清园,清除病枝、落叶。
合理密植,增强通风透光。
八、采收
1. 叶用桑:
春叶:4-5月分批采摘,保留枝条顶端3-4片叶。
夏秋叶:每隔20-25天采收一次。
2. 果桑:
果实变紫黑色时及时采摘,避免过熟落果。
轻摘轻放,冷藏或加工处理。

-九、注意事项
1. 避免连作,老桑园需轮作3-5年后再种。
2. 叶用桑需定期夏伐更新,保持树势。
3. 果桑注意疏花疏果,提高果实品质。
4. 北方地区冬季需培土防寒